Friday, May 19, 2006

高麗菜-可抗癌可減肥

高麗菜吃法多多,涼伴火炒兩相宜,還可當火鍋底,增加湯汁鮮味及甜度,甚至還能 熬成減肥湯,值得選購品嚐。 甜美可抗潰瘍 ●高麗菜含有高單位的維他命k及纖維質,熱量低,容易有飽足感,最適合用來當減 肥食物。涼拌生食、火鍋材料。 ●最簡單的作法,就是涼拌生食,先把高麗菜用水洗淨,灑些鹽用手抓一抓,去除多 餘水分,加點糖、醋、花椒和薑絲,拌勻後即可食用,口感酸酸甜甜,十分入味。 ●高麗菜也可以當作火鍋材料,把牛奶做鍋底,作法最簡單,先將洋蔥、洋菇炒香, 加入切好的高麗菜,最後倒入適量的牛奶,慢火熬燉,食用前再灑一些黑胡椒。 ●牛奶最能襯托出高麗菜的鮮美,一般民眾想不到牛奶和高麗菜兩者放在一起,會產 生恰到好處的湯頭,不過,容易胃脹氣,胃潰瘍的民眾最好少吃。 ●高麗菜如果用炒的,口感也不錯,蕃茄與高麗菜加在一起,也會撞擊出另一種新鮮 味道,蕃茄先切片切丁,再與切好的高麗菜、芹菜混在一起,味道奇佳,十分開胃, 促進食慾,長期食用據說還具有抗癌的效果。 ●把高麗菜當鍋底,加入西洋芹、蕃茄、青椒以及高湯,少許的鹽,細火慢燉,有意 減肥的民眾可依上述作法,煮一大鍋,飢餓時,就喝一碗,會有意想不到的減重效 果。 【高麗菜蔬果由來】: 原產於歐洲,台灣在荷蘭人佔據時引進栽培,在中國14世紀就已傳入,明代'本草綱目 '就有藥用記載。目前是全世界最普遍利用的大眾化蔬菜,它的菜色有綠白及紫紅;紫 高因纖維較粗,較少入菜,多做生菜及盤飾。依形狀又有圓球、扁圓、尖球,另外也 有 同類的觀賞植物,如彩葉甘藍和孢子甘藍。 ◎蔬果產季: 高麗菜性喜涼冷,但以15度C~20度C為適溫,生長期2~3個月,產於春、秋、冬季。 夏季食用者為高冷地區。 ◎蔬果營養成份: 纖維質、葡萄糖、離氨酸、氨基酸、維生素C、K1、U。高麗菜外葉片含大量的B胡 蘿蔔素,白色芯心含大量維他命C,另外,大量的食物纖維,是蘆筍的近2倍,能有效 的改善便秘,預防貧血,腎臟病,癌症,動脈硬化。 ◎蔬果食效解析: 甘藍素平,味甘,健胃益腎,通絡壯骨,填補腦髓。高麗菜被謂為廚房的天然胃菜, 因為它的維生素K1、U含有抗潰瘍因子,它能修復體內受傷組織的作用,所以對於胃 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可以有效的預防改善。另外維生素U也有解毒的功效。經常喝 酒 的人,宿醉引起的胃脹及改善肝機能幫助極大。 高麗菜打汁生飲後,若有放屁或打嗝現象,那是酵素作用的正常現象。高麗菜芯含有 大量維他命C,可以用來涼拌,炒飯…在放入冰箱保存之前,將芯心取出,再塞入濡溼 但不滴水的紙團,再裝保鮮袋放入冰箱。 ※蔬果汁: 1.高麗菜+橘子+養樂多+水,打汁飲用, (香港腳、胃潰瘍)。 2.高麗菜+蜂蜜+水,打汁飲用 (痛風、風濕神經痛)。 3.高麗菜+紅蘿蔔+少許蜂蜜+水,打汁飲用 (氣喘、貧血)。 ※高麗菜捲: 1.材料:高麗菜、絞肉(紅蘿蔔+香菇+豆干)。 2.調味料:薑、鹽、胡椒粉。 ◎料理法: 1.高麗菜整片剝下,去掉硬梗部份,然後川燙使其變軟。 2.絞肉加入蔥、薑末、胡椒、鹽調味,再剁碎使其出黏性。 3.鋪平葉菜,抹上餡料,再捲起成圓筒形,入鍋蒸熟即可。 ◎備註: 1.素食者把內餡改掉即可,內餡可用各式花樣如:蝦泥、花枝泥、豆腐泥…等。 2.蒸好的高麗菜捲,可用在各式料理,紅燒或用其蒸好的水勾芡淋汁,或是入火鍋煮 湯皆可。 【炒高麗】: 1.材料:高麗菜、蝦米(芹菜或蒜苗)。 2.調味料:鹽。 ◎料理法: 高麗菜用手撕開成小片。起油鍋爆香蝦米,再放入高麗菜拌炒,起鍋前放調味料即可 。 ◎備註: 高麗菜儘量用手撕才能保存原味,而且用刀切容易氧化產生黑邊。冬天時用盛產的蒜 苗同炒,滋味清爽香甜。素食者可用芹菜段共炒,甘甜度的契合亦是一絕。 【甘藍鮑絲】: 1.材料:高麗菜、鮑魚、蟹棒。 2.調味料:沙拉。 ◎料理法: 高麗菜、鮑魚,蟹棒分別切絲,高麗菜泡冰水2分鐘即撈起。各種材料瀝乾水份鋪盤, 淋上沙拉即可。 ◎備註: 高麗菜泡過水才會口感爽脆、但泡太久維生素C易流失,所以時間上需特別注意。素 食者可把鮑魚及蟹棒都改用素料製成品。 【醋拌高麗】: 1.材料:高麗菜、蒟蒻。 2.調味料:味噌、芥末、沙拉、砂糖、酒、醋。 ◎料理法: 1.高麗菜及蒟蒻略川燙後瀝乾水份,再切成小塊。 2.小火把味噌、糖、酒拌煮。起鍋後再放入芥末、沙拉和醋拌勻。 3.把2拌淋到1材料上即可。 ◎備註:蒟蒻片也可換成煮過酒水的豬肉片。 【快速又完整的剝下高麗菜葉】: 如果想要利用高麗菜葉做一道美味的菜捲時,首先就是要將高麗菜的葉子剝下來使用 ,可是一片片的剝實在是有點費時又費力,而且也不能剝得很完整。這時,可以先將 高麗菜中間的菜心挖掉,將高麗菜放到鍋子裡,用熱水慢慢的倒入高麗菜中央的洞裡 頭,直到完全淹沒為止。之後蓋上蓋子放一段時間,等到再將蓋子打開時,高麗菜葉自 然 就會一片片完完整整的剝下來。 【甜美可抗潰瘍】: 由於位於高海拔地區,因此一年四季都有種植高麗菜,尤其夏季台灣平地無法生產, 但也正是高冷地區的盛產期。因為它的發育適溫在15~25度之間,夏季時,宜在海拔 500~2,000公尺涼冷地區栽培。 高麗菜的營養成分包含鈣、磷、維他命、B2、C、鈾、硫、氯、碘。鈾是抗潰瘍因子, 常食高麗菜對輕微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有食療效果。 用途及料理: 適炒食、煮湯、泡菜、生菜、醃菜等,亦可整張葉片煮半熟,代替春捲皮包春捲。 通常農民透過共同運銷或直接載運到果菜市場拍賣,碰上採收期也可直接向農民購買, 附近風景觀光區的攤位上也可以買到,口感確實不同於平地之產品。

強力推薦五大瘦身食材

專家強力推薦五大瘦身食材Top1 綠茶、中國茶 抹茶、煎茶、烏龍、普洱 不管吃了再油的食物、再甜的甜點,只要配上一杯熱呼呼的茶,立刻就清爽解膩了!除了是解膩好良伴之外,茶類燃脂抗氧化、殺菌解毒的功效更叫人嘖嘖稱奇! 其中尤以兒茶素含量最高(約12%~15%)的日本綠茶榮登燃脂王寶座,歷史悠久的中國茶也不遑多讓,具有吸附油脂、分解體內殘留體脂肪的神奇功效!難怪瘦身權威們對它豎起大拇指啦! 日本綠茶的瘦身喝法 3 Points 持續選擇兒茶素高濃度的茶品臨床研究顯示,每天喝含有540mg以上兒茶素的高濃度綠茶,可有效減少體脂肪喔! 飯後喝茶,加上有氧運動,燃燒脂肪火力全開 想要紮實地燃燒掉過年大吃大喝囤積的脂肪嗎?只要在飯後補充綠茶,再做做有氧運動,保證脂肪燃燒速率up up! 每天10杯茶,脂肪輕鬆甩 要確實燃脂,就要把喝茶變成生活習慣!每天飯後用中國茶杯喝10杯,要不瘦也難啦! 中國茶的瘦身喝法 3 Points 運動前和白天時飲用,迅速提升脂肪分解力 中國茶中含量多的咖啡因,可促進脂肪分解。選擇在活動量大的白天或運動前飲用,效果馬上看得見喔! 飯後來1杯,排出肥油、輕鬆成為不易胖體質過年大魚大肉難免吃進不少油膩脂肪,藉由1杯中國茶,就可吸附油脂排出體外喔! 加速咖啡因溶解、散發香氣,熱熱喝才是王道 中國茶當然要喝熱的!因為除了熱氣騰騰時茶的香氣最棒,咖啡因在高溫下才能更快溶解,替妳減少體脂肪堆積呀! Top2 醫師推薦中鏈脂肪酸食用油-椰子油、棕櫚油、中鏈脂肪酸食用油 脂肪雖是肥胖的大敵,但想瘦得美麗又有女人味,脂肪卻是不可或缺的營養要素喔!既然脂肪是必須營養素,那麼仔細挑選不易囤積脂肪於體內的油,就是關鍵! 中鏈脂肪酸攝取 Points醫師說,只要將平時食用的油,替換成含中鏈脂肪酸的食用油,就可以避免脂肪堆積囉!每天攝取脂肪應佔總熱量的25~30%,才是最健康的飲食!椰子油和棕欄油中都富含中鏈脂肪酸,2006年也即將有專門為瘦身一族設想的中鏈脂肪酸食用油,大家可拭目以待! Top3 紅酒 睡前穿著絲鍛蕾絲睡衣,輕晃著紅酒細細啜飲,耳邊傳來濃濃法式情調的la vie en rose....此情此景,彷若跌進了60年代的黑白電影...沒錯!這般浪漫的情景,居然是減重權威大力推薦的瘦身法!除了瘦身功效之外,睡前飲用紅酒還能幫助身體暖活,助妳入眠喔! 紅酒的瘦身喝法 3 Points 睡前50~100c.c.,身體代謝不怠惰! 飲用適量的葡萄酒雖然對身體有益,但過量則反而會有損健康。只要在睡前半小時飲用50~100c.c.的紅酒,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升代謝,還能溫暖身體讓妳更好睡喔! 加上全脂高鈣的起司,尊榮級享受! 經發酵而成的起司,富含蛋白質、鈣質和短鏈脂肪酸。可提升代謝率!起司的選擇上...以100g為單位,糖份在5g以下、脂質在25g以上。下半身肥胖者適合脂質含量較高的起司,全身胖型則該選擇低脂起司。 睡前紅酒+魚油,消耗熱量不輸運動! 魚油堪稱健康聖品,其中豐富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更能幫助改變脂肪組成!減重專家楊名權醫生說,睡前服用2顆搭配1杯紅酒,燃燒的熱量相當於走路20分鐘呢!神奇吧! Top4 大豆類製品 豆腐、豆干、豆漿、豆皮、豆子、豆棗 每天80mg,美肌、瘦身1次完成! 大豆製品種類多多,每天3餐都可以任意搭配!不管是早餐來杯豆漿,中午小菜點燙豆皮,還是晚餐吃泡菜豆腐鍋,隨時保持高濃度的大豆異黃酮,就是最聰明的吃法啦! 加上新夥伴的大豆,提升效力不留餘力! 單吃豆類製品很無聊嗎?教妳1招變化口味之餘,還能提升大豆效力的好主意! 加上富含Oligo寡糖、乳酸菌還有食物纖維的食材,例如:洋蔥、醃漬物和菇類。好吃又超有效! 大豆加工製品的優等生-豆腐! 不論是湯豆腐、雞蛋豆腐、還是百頁豆腐,都可算是豆類製品的優等生呢!因為豆腐不僅含大豆各優點,還很低卡!想瘦身?不妨多「吃豆腐」吧! Top5 富含DHEA的天然食材 山藥、地瓜、肝臟類妳發現過了30身材就像吹氣球般越來越腫,尤其是腰腹最易囤積脂肪,每當望著年輕妹妹結實又性感的小腹就不免小怨嘆一下? 除了代謝隨年齡滑落外,體內荷爾蒙的變化也大有關係!人在老化的同時,荷爾蒙DHEA也跟著減少,尤其到了45歲時,DHEA分泌量僅剩20歲時的一半!於是形成中年時的肥胖。 蕭醫師說,適量補充DHEA可以為妳減去腹部囤積的脂肪,還可抗老化、並改善荷爾蒙失調的不適症狀喔! 材中的山藥、地瓜、肝臟類等都富含DHEA,目前台灣也有引進從山藥中萃取出的天然DHEA可供選用。想要服用萃取的DHEA,醫師推薦年過40的女性每天攝取25mg,可輕鬆抗老減重喔! 攝取DHEA的 Points天然食材中的山藥、地瓜、肝臟類等都富含DHEA,目前台灣也有引進從山藥中萃取出的天然DHEA可供選用。想要服用萃取的DHEA,醫師推薦年過40的女性每天攝取25mg,可輕鬆抗老減重喔!

Thursday, May 11, 2006

人體酸性化---現代人的「百病之源」

 人體酸性化---現代人的「百病之源」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
pH值大概是7.35到7.45之間,一般初生嬰兒也都屬弱鹼 性體液,
但隨著體外環境污染及不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使我們的體質逐漸轉為酸 性。  據一項都市人群健康調查發現,在生活水準較高的大都市裡, 80%以上的人其體液pH值經常處於較低的一端,使身體呈現不健康的酸性體質。
人體的體液偏酸的話,細胞的功能就會變弱,人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減慢,廢物就不易 排出,腎臟、肝臟的負擔就會加大。 所以「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 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痛、四肢無力、頭昏、耳鳴、睡眠不實、失眠、腹瀉、便秘等, 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什麼毛病,如不注意改善,繼續發展就會形成疾病。 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曾做過一個實驗: 找100位癌症病患抽血檢查,結果100位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據統計,85%的 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也都是酸性體質。 因此,這些醫學專家認為:人體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
◆ 由於酸性過多而引起的病症大致分為四類-- 01.  強酸與鈣、鎂等鹼性礦物質結合為鹽類,   即固體酸性物,易導致骨質疏鬆 症等疾病。 02.  強酸或酸性鹽堆積在關節或器官內引起相應炎症,易導致動脈硬化、腎結石、 關節炎、痛風等疾病。 03.  酸性廢棄物堆積, 使附近的毛細血管被堵,血液循環不暢,易導致糖血尿、 腎炎及各種癌症。 04.  胃腸道酸性過多易引起便秘、慢性腹瀉、尿酸;胃酸過多易導致燒心、反酸、 胃潰瘍等。     另外,酸性體質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 六大原因造成現代人身體酸性化-- 01.  飲食結構不合理 專家指出,科學的飲食習慣是酸鹼食物比例為 1:3,但是 現代人飲食中的主食往往是精米、白麵、雞鴨魚肉蛋,而這些都是酸性食物 ,據分析,這樣的飲食習慣其酸鹼比例正好相反,為3:1。因此,長期攝入過多的酸 性食物是導致人體酸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運動不足 : 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 但現代人以車代步 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大大減少,長久下來便會導致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體內,因而 造成體質的酸性化。 03.  過重的心理負擔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擔著不同的壓力。當這 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性化。 04.  不良嗜好 : 煙、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飲酒,極易導致人體的酸性化。 05.  生活不規律 : 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無規律生活,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06.  環境的嚴重污染 由於飲用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造成嚴重污染,人們攝入這些含有害元素的飲水、 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氣,其中的酸性物質也會滯留在體內,逐漸造成體質酸性化。 ◆ 自主「減酸」,走向健康... 若想擁有一個健康的體質,適度的運動和良好的飲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平時要多做有氧運動,鍛鍊身體, 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樂觀、開朗、積極的生活態度。 當然,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從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入手。 簡單地說,就是透過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就能直接調整體內酸性環境。  那些食物最能改善體內的酸性環境呢? 海帶可以說是鹼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帶能有效調整酸性體質。 所以平時常感到勞累、疲乏、渾身酸痛的話,不妨多吃海帶。  此外,人們常說喝茶能解乏,除了茶葉中的興奮成分外,茶鹼能「中和」體內的酸 性物質,也有緩解疲乏的作用。  酸性體質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 那麼平時就應儘量少吃這些食物。 實在想吃時可以把它們和鹼性食物一起搭配,譬如燉肉時放些海帶,燒牛肉時加些蘿 葡...等等。  ★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           
 BAD  ⊙ 強酸性 : 蛋黃、乳酪、白糖、西點、柿子、烏魚子、柴魚等。  ⊙ 中酸性 : 火腿、雞肉、鮪魚、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 奶油、馬肉等。 ⊙ 弱酸性 : 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蜆)、章魚、泥鰍等。 GOOD ⊙ 弱鹼性 : 紅豆、蘿葡、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等。 ⊙ 中鹼性 : 蘿葡乾、大豆、胡蘿葡、番茄、香蕉、橘子、香瓜、  草莓、蛋白、 梅乾、檸檬、菠菜等。 ⊙ 強鹼性 : 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天然綠藻類。  ◆ 哪些人的身體容易「發酸」: ⊙  熬夜一族... 晚上 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轉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 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會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 得高。 所以每天儘量在晚上12:00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 限! 熬夜時不要吃肉,儘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會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  宵夜一族... 凡是晚上 8:00以後再進食就可稱作宵夜。吃宵夜隔天易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 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降低,處於休息狀態,這時讓食物留在腸子裡會 變酸、發酵,易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  早餐的「逃兵」... 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許多人不吃早餐,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 動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如此易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長期 下來易導致各種慢性病。 ⊙ 「 精食 」一族... 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得少,又刻意選擇很精 緻的食物、少吃粗糧,這類人的腸子老化得特別快,肝功能也會變差,排便是黑色的 而且常會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你所吃 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了。 ◆ 測測你的體質是否「變酸」了--- 01. 晨起精神不佳; 02. 夜裡睡不舒服(失眠); 03. 整天都感到很累; 04. 工作想速戰速決,沒有持久力; 05. 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                 06. 易被蟲 咬; 07. 常患皮膚病; 08. 常發燒或感冒; 09. 有高血壓、低血壓、肝病;             10. 有糖尿病、腎臟 病、痛風; 11. 經常頭疼、腿痛、肩酸、腰酸;     12. 身體肥胖; 13. 有胃病、胃潰瘍; 14. 有過敏症、便秘; 15. 有哮喘、失眠、神經衰弱;             16. 食欲不振; 17. 牙齦易出血; 18. 傷口易化濃; 19. 喜歡喝(碳酸)飲料; 20. 喜歡吃肉食、油膩食物; 21. 喜歡喝酒; 22. 喜歡吃甜食; 23. 喜歡吸煙。 研究人員發現,人在25歲時,身體血液就開始酸化,如果你過了30歲,並出現上述 6~8種情況,那你的酸性體質已有相當程度,怎麼辦?!儘快採取「減酸」措施吧! - 減酸

Wednesday, May 10, 2006

Does Birth Order Determine Success?

Does Birth Order Determine Success?By Kate Lorenz, CareerBuilder.com Editor All men may be created equal; but a look at their pay stubs will tell you that their incomes are not. Blame it on social class, education -- even luck, but according to Dalton Conley, New York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sociology and public policy, inequality begins at home.In his book "The Pecking Order: Which Siblings Succeed and Why," Conley says that 75 percent of the income inequality between individuals in the United States occurs between siblings in the same families. He points to the diverse fortunes of Bill and Roger Clinton, and Jimmy and Billy Carter as examples.Research shows that first borns (and onlys) lead the pack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come and net worth. Conversely middle children in large families tend to fare the worst. (Marcia! Marcia! Marcia!) "A child's position in the family impacts his personality, his behavior, his learning and ultimately his earning power," states Michael Grose, author of "Why First Born Rule the World and Last-borns Want to Change It." "Most people have an intuitive knowledge that birth order somehow has an impact on development, but they underestimate how far-reaching and just how significant that impact really is."Conley concedes that birth order is significant in shaping individual success, but only for children of large families -- four or more siblings -- and in families where finances and parental time are constrained. (In wealthy families, like the Bushes and Kennedys, it has less effect.) Here's a look at what impact your birth-order may have on you:First Borns: More conscientious, ambitious and aggressive than their younger siblings, first borns are over-represented at Harvard and Yale as well as disciplines requiring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medicine, engineering or law. Every astronaut to go into space has been either the oldest child in his or her family or the eldest boy. And throughout history -- even when large families were the norm -- more than half of all Nobel Prize winners and U.S. presidents have been birst born. Famous eldest children include: Hillary Clinton, Bill Clinton, Richard Branson, J.K. Rowling and Winston Churchill. And macho movie stars are First Born, too, including Clint Eastwood, John Wayne, Sylvester Stallone, Bruce Willis and all the actors who have played James Bond.Middles: Middle children are more easy going and peer-oriented. Since they can get lost in the shuffle of their own families, they learn to build bridges to other sources of support and therefore tend to have excellent people skills. Middle children often take on the role of mediator and peacemaker. Famous middle children include: Bill Gates, J.F.K., Madonna and Princess Diana.Youngest: The youngest child tends to be the most creative and can be very charming -- even manipulative. Because they often identify with the underdog, they tend to champion egalitarian causes. (Youngest siblings were the earliest backers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Successful in journalism, advertising, sales and the arts, famous youngest children include Cameron Diaz, Jim Carrey, Drew Carey, Rosie O'Donnell, Eddie Murphy and Billy Crystal.Only Children: Only children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first borns and are frequently burdened with high parental expectations. Research shows they are more confident, articulate and likely to use their imagination than other children. They also expect a lot from others, hate criticism, can be inflexible and are likely to be perfectionists. Well-known only children include Rudy Guiliani,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Alan Greenspan, Tiger Woods, tennis' teen queen Maria Sharapova and Leonardo Da Vinci. Twins: Because they hold equal status and are treated so similarly, twins turn out similarly in most cases. Consider advice columnists "Dear Abby" and "Ann Landers" (Abigail and Esther Friedman), and Harold and Bernard Shapiro, who became president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and Canada's McGill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Dr. Frank Sulloway, a behavioral scientist and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Research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author of the book, "Born To Rebel: Birth Order, Family Dynamics and Creative Lives," says first borns are more similar in personality to first borns in other families than they are to their own younger siblings and that youngest children are often more similar to the youngest child in another family than his or her own elder siblings. He says this is because the family is not as much a "shared environment" as a set of niches that provide siblings with different outlooks. Conley agrees, but stresses that these are just general trends -- and that the whole birth-order theory can be turned on its head depending on the child's personality, the age gap between siblings and the family circumstances each child experiences during his or her formative years.Kate Lorenz is the article and advice editor for CareerBuilder.com. She researches and writes about job search strategy, career management, hiring trends and workplace issues.

Monday, May 08, 2006

讓生活更好的點子

1分鐘不算長,但是這1分鐘卻也可能成為轉念讓生活更好的關鍵時刻。
01

聽音樂——將音樂分類為可以讓心情平靜、幫助入睡、處理壓力情況等不同類型。音樂總是能治癒各種情緒疾病,而且是立時見效。(李欣頻)
02

靜思——1分鐘不算長,但這1分鐘卻也可能成為轉念,讓生活更好的關鍵時刻,利用這偷閒的1分鐘靜思,沉澱一下浮動不安的思緒,做好下1分鐘的再出發。(劉台芬)
03

活動筋骨——偷得浮生半日閒,隨時想到就利用1分鐘來動一動筋骨,身、心、靈一向是互為因果的,「戶樞不蠹,流水不腐」,選擇動動身體倒是個不錯的好點子。(劉台芬)
04

作10個深呼吸——選擇靜下來做10個深呼吸,特別是當遭遇緊張事情時,10個深呼吸是消除緊張的最佳妙方。但如果是碰見不愉快的人或事,則選擇運用想像力讓所有的情境變得輕鬆,例如想像那個令自己不愉快的人可笑的景況,或是假想自己對著他嘮嘮叨叨、破口大罵等等,一下子心情就變得輕鬆起來。(吳淡如)
05

打電話給朋友——如果心情不好,又只有1分鐘的時間紓解,選擇拿起話筒與朋友聊天,抒發心中的情緒。(吳淡如)
06

「不斷與自己溝通」——「不斷與自己溝通」,而且一以貫之。1分鐘、1小時、1天或1星期、1個月,都是一樣的。如果有1分鐘,選擇誠實面對自己,檢討得失、對錯成敗。此外,試著將所有負面的事情,轉換成相反的益處。「存在就是合理」是他的人生名言。如果有一天客戶決定要撤換廣告公司,首先他一定會點頭同意客戶的決定,接著他便會認真地請客戶告知他真正的想法、深入了解究竟是哪兒發生了問題?對他來說,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且還可能是轉機。(徐一鳴)
07

運用想像力——很奇怪,人的想像力用在描繪日後的希望,遠勝過現下這1分鐘。有時妳可能會想像10年後,發財了可以買部保時捷跑車,或者出國拉皮,以後變成松山島菜菜子之類的,但是其實想像眼前的我,就是躺在沙灘上的珍妮佛羅培茲豈不是更妙?(成英姝)
08

喝喝水——去喝一大杯水,溫的、冷的都好,最好1天找出8個1分鐘,走到茶水間倒杯水,一口飲盡,妳的身體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清爽


1小時
善待自己 選擇疼惜一下自己的身體,或離開令人不快的現場,都是妙方。
11

做SPA--了解健康的重要,學習中醫、經絡操、阿南達瑪珈瑜伽打坐,對於自己身體的狀況都在掌握之中,如果有空出來的1個小時,則選擇利用芳香療法好好地疼惜一下自己的身體。(李欣頻)
12

看電影--依當時的心情所選擇的電影,總有些機緣巧合,藉著從電影中尋求一些答案。(李欣頻)
13

看精采的表演錄影帶--除了歌劇之外,加拿大的「太陽馬戲團」是個值得注目的表演團體,因為他們的藝術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而且必需全神貫注的投入,有時觀賞他人專注的神情也是一種享受。(李欣頻)
14

閱讀--如果有1小時的空閒,選擇隨手抓本身邊的書或雜誌,就可馬上進入閱讀的樂趣裡,忘掉不快。(劉台芬)
15

「離開現場」--生活中或工作壓力太大時,「離開現場」不啻為解脫妙方。有時候1天的工作中,無巧不巧地充滿挫折、令人窒息,這個時候她便選擇起身離開,到辦公室以外的地方透透氣,買杯果汁甚至逛街買衣服,返回辦公室前,再帶包糖果請同事吃,這時候的心情,就已經與起身離開時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17

輕鬆時光偷閒打發--偷閒為自己煮杯咖啡、聽音樂,對於時常看書,看書速度超快的人來說,利用這1個小時的時間還可以看完半本書。(吳淡如)
18

聆聽新世紀音樂--靜坐冥想撫平動盪的心靈,或者打開音響播放新世紀音樂,一邊聆聽音樂、一邊無意識的擺動身體,這樣的肢體是相當美妙的。(吳淡如)
19

欣賞歌劇--除了在台北接觸藝文活動,也可以找機會接觸參與紐約豐富活躍的藝術活動,歌劇就是他最喜歡的一種。從懵懂到了解、到與劇中人物起共鳴、深諳歌劇的奧妙堂奧,在其中獲得許多樂趣。
20

燉鍋好湯--一鍋放了各色青菜的蔬菜湯,它的綜合營養可以提供妳身體最理想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它的五顏六色,還可以修補鬱卒的心情。建議妳,先把大黃瓜煮滾後關火悶1個小時,讓甜分慢慢溢出,然後把高麗菜、青花菜、紅蘿蔔、豌豆莢、白洋菇……統統放進去,稍煮一下就OK!(


1天
從容解壓 努力度過充實愉快的1天,就是一種成功。
22

朋友聚餐--選擇洗溫泉身心放鬆一下,或者與朋友相聚,唯一不同的是,一定要求朋友再帶一個不認識的朋友加入,增加新元素有時會有新的樂趣與想法。(李欣頻)
23

採購精神糧食--喜歡看書,甚至有資訊恐慌症的她,如果有1天的時間,會想盡辦法逛書店,大量採購精神糧食。(李欣頻)
24

看書、聽音樂--如果有1天的時間,能夠看書、聽音樂,就是內心感受到最幸福的一件事了。選擇靠在室內最舒服的一張椅子上,把喜歡的書攤了一地,從椅子上看出去的窗景視野特佳,看書時最喜歡播放的是歌劇音樂帶,她形容歌劇簡直是百聽不厭,又不會干擾到閱讀的專注。(劉台芬)
25

嘗試新事物--利用1天的時間做些過去沒有嘗試過的事情,例如最近一次的中東之旅,她走過阿布達比、巴林、阿曼等阿拉伯國家之後,對於這些陌生的地方感到更好奇,就跑到書店去買了一本相當有重量的專書來研讀、學習一下。(吳淡如)
26

充電--除了把家裡設計打理得舒舒服服,藏書並有5,000套以上,1個月至少吸收翻看30本以上的書籍、雜誌,每半個月還會將收藏的書籍、雜誌整理出來送人,娛樂類的送給大樓管理員、知識類的即分送給學生。身為廣告人,面對工作上的要求,除了不斷地壓榨腦汁,每天一張開眼睛要做的就是吸收各類的資訊,因此閱讀也是他每天必備的功課,是讓工作產質更佳的一個點子。(徐一鳴)
27

運動--可以將運動變成一種習慣。根據研究調查,緩和的運動有助於腦部靈活思考,激烈的運動則對腦子沒什麼幫助,但是卻可以減少脂肪。(成英姝)
28

不說一句話--妳每天都在講話嗎?給自己一個機會,一整天不講一句話,也是一種休息與修行,試試看吧!不容易做到,但絕對值得,如果妳噤聲1天之後大哭一場,恭喜妳,妳會有一個全新的自己。(ROSE雜誌)
29

拜訪一個好朋友--去拜訪一個妳很想見她、卻老是沒時間成行的好朋友,再做一件妳們曾經都喜歡做的事情,譬如,放一首妳們都愛的歌給她聽,盡興而浪漫。(

下午喝水最佳排毒時機

下午喝水最佳排毒時機 在對的時間喝水養生可不是「多喝水」就好,還必須湊合天時地利,
趙思姿實行超過五年的喝水養生,靠的就是在對的時間、喝對的水。 為什麼要多喝水?
趙思姿說,人體百分之七十由水組成,
簡單地說,眼睛泡在水裡面、耳朵裡有平衡作用的水膜、腦裡有七成是水構成、連骨骼裡也有兩成是水,

補充水分對身體而言,在於促進代謝和排毒。 不過,渴了才喝是錯誤的觀念,趙思姿說,人體的所有經絡運行跟時序息息相關,
只有喝對時間,對身體的排毒和代謝功效才能達到最大。

一天之內,只有早上七點到九點、下午二點到五點是喝水時機,

趙思姿會在前一天用保溫瓶裝滿500cc的熱水,隔天起床就喝。
她尤其建議女性最好喝溫水,

下午二點到五點是膀胱經運行之時,也是排毒的最佳時機,她會喝足800-1000CC的水,到了晚上幾乎不喝水。

不會渴嗎?她表示,會渴,表示白天喝得不夠,只要喝水的時序調整好,久了自然不會在不對的時間發生口渴之事。 嚴加執行喝水時間表,還有減肥效果!

趙思姿減肥班裡的學生,第一件功課就是調整喝水作息,
每個人施行下來,最少都可以瘦個一公斤,

最重要的是如失眠、肩頸痠痛、嘴乾舌燥及便祕等文明病都不見了。 但是,喝多少水如何計算?趙思姿強調,八杯水不是放諸四海皆準,
體重越重的人越需要大量的水來代謝排毒,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把體重乘以三十,就是個人需要的CC量,

像體重五十公斤的人一日的水需求量就是1500CC,上午時段喝500CC、下午喝1000CC就足夠。

Wednesday, May 03, 2006

績效

話說....
在一個農莊裡有一隻豬,擁有多項技能,
牠會一大早學公雞叫主人起床 ;
牠會學貓去抓偷吃起士的老鼠;牠會學牧羊犬去管理羊群....
其他動物問牠幹嘛這麼雞婆,牠說:
"你們這些笨蛋!在現在這個社會,沒有多項技能怎麼可以生存!況且我這些技能還 有認證哦!"
可是有一天,主人還是把豬抓起來,準備宰了牠 .豬不可置信的問:
"我會這麼多技能,又幫你做那麼多事,為什麼你還是要殺了我?"
主人淡淡地回答:"沒什麼!我只是想吃豬肋排......."
(績效在於老板認為你該做什麼, 而不是你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