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9, 2008

10大騙人熱量的陷阱食物

10大騙人熱量的陷阱食物(常春月刊蔡宓苓)
以玉米來說,一根其實就有210大卡,而玉米罐頭,一罐300公克也有200大卡,所以如果當蔬菜一樣愈吃愈多,只會讓你不瘦反胖...
10大騙人熱量的陷阱食物


資料來源: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常春月刊2007年4月號 (VOL.289)文:蔡宓苓

低卡食物?被別外表騙了!
涼麵最低卡?低GI食物吃不胖?還是水果吃多沒關係?看起來低卡的食物不一定真的低卡,吃下去之前,先注意陷阱!

在做體重控制的時候,你常常抱怨「怎麼吃很少還是發胖嗎」?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有一個可能,就是誤吃很多「騙人熱量」的食物。所謂會騙人的食物,或許是食物的外表、食物的味道,或是長久以來大家都有的迷思,導致讓人以為這些食物熱量低,所以可以放心吃,甚至吃多了也很安心。
存在著高熱量的陷阱食物不少,以下介紹最具代表性的10種。台安醫院營養師鄭雅分也提醒,在選購食品時,先看一下食品標示載明的熱量,能更有利於進行熱量的控制,而不會誤吃太多。

涼 麵吃起來相當清爽的涼麵,常被當作低熱量食物,嚴格來說,涼麵熱量並不低,尤其最關鍵的醬料和用麵本身,更是左右了涼麵的熱量。
鄭雅分表示,以麵條來說,使用全麥麵會比油麵熱量來得低一些,但麵條本身屬於澱粉類,所以吃太多仍有熱量高的擔心。另外像涼麵的醬料,如用的是芝麻醬、辣油等高油脂的醬料,熱量也很高,吃掉一整盒等於吃進五、六百大卡的熱量,所以建議可選用和風醬、鰹魚醬油或柴魚醬油這樣的日式醬汁,可少掉一、兩百大卡的熱量。
從營養的角度,涼麵也不適合做為「一餐」,配菜相當少外,大部分都只攝取到澱粉,建議可搭配燙青菜或沙拉。

蘇打 餅乾 外表樸實的蘇打餅乾,最常被減重者做為下午茶的止饑點心,但其實並不會因味道單純,就比其它餅乾的熱量低。
鄭雅分說,有些蘇打餅乾需要擔心的,就是油脂含量較高,一般市售的蘇打餅乾,油脂含量在30%~50%不等,脂肪含量多寡,也左右了蘇打餅乾的熱量,在選購前,不妨看一下外盒的食品標示,上面會載明脂肪的含量。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蘇打餅乾,鄭雅分提醒,市售餅乾的油分和糖分都比較高,別吃太多。

優 格 一說到優格,很多人都會與「健康食品」聯想在一起,的確,優格有許多好處,如豐富的益生菌可降低腸道內壞菌的生長、為人體補充鈣質,但優格的脂肪量並不低,流行一時的「優格減肥法」,就有許多人肆無忌憚的吃優格,卻怎麼都瘦不下來。 鄭雅分表示,100公克的優格大約有90~100大卡,市售優格一盒都在200公克以上,熱量並不低。優格除了脂肪含量不低之外,因為本身有天然的酸味,為求好一點的口感,通常會添加糖分或是果醬,相對就會提高熱量,所以如果喜歡吃優格的話,提醒你還是要控制好一餐總熱量的攝取,以其它的食物來替換,比方米飯吃少一點;如果在正餐之外「額外」吃了優格,想要達到減重的目標,就會比較難。

部分水果 很多人都知道「蔬果」要多吃,但就營養的角度來說,蔬菜比水果重要多了,而且水果絕不能無限量的多吃。
有些水果熱量並不低,像是香蕉,一根就有120大卡;香瓜一個有95大卡;釋迦一個130大卡;大的芒果一顆約200~240大卡;鳳梨一個也有約600大卡……鄭雅分表示,「不能無限量、毫無選擇的吃」,就變成相當重要的課題,像是小芭樂和蘋果,1顆都是60~70大卡,而且吃下去有飽足感,而這樣的飽足感,可能要吃2個釋迦才能達到,所以在吃之前,不妨先計算熱量,才不會影響體重控制。

果 汁 果汁是飲料類中最具「低熱量」迷思的品項,即使是新鮮的現打果汁也一樣。鄭雅分表示,以新鮮柳橙和現打柳橙汁來比較,你可能吃一顆柳橙就感到飽足,但一杯柳橙汁必須用上4、5顆的柳橙,喝下去卻沒什麼飽足感,卻相對攝取了更多的熱量(500c.c.柳橙汁約有250大卡),所以在選擇上,水果要比果汁來得好。

低GI食物低GI食物吃不胖?在許多人以低GI食物減重的同時,也帶來這樣的疑問。鄭雅分說,GI就是「升糖指數」,即食物在體內轉換成「糖」的能力,而低GI食物就是不會讓血糖上升那麼快的食物,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標準值,而是相對的比較值(比方相較於米飯或麵包),但熱量一定低嗎?那可不一定。
一般GI值小於60的食物,稱做「低GI食物」,包含花生、炸豆腐、腰果、培根、火腿、奶油、奶油起士等,但這些食物熱量都不低,如果無限量多吃,肥肉還是會長到身上。

地 瓜 常被做為減肥聖品的地瓜,在很早以前,是被用來充當主食,和少許米飯一起煮成地瓜稀飯,或許豐衣足食的現代人覺得這樣很可憐,但就營養的角度來說,這才是正確的吃法呢!
鄭雅分表示,地瓜的確有它豐富的營養素,也富含纖維質,能幫助腸胃蠕動,讓排便更加順暢,但像地瓜、馬鈴薯、芋頭這一類的食物,畢竟主成分為澱粉,應該拿來做為和平日吃的米飯代換,不應該再「額外」補充。比方一條中型的地瓜大約有140大卡,一碗飯大約有280大卡,如果你在一餐中想吃一條地瓜的話,米飯不妨吃半碗就可以了,才不會攝取過多的熱量。

飲料 醋喝醋也是近年來相當流行的養生減肥方法,市售的飲料醋可是會騙人熱量。鄭雅分說,醋的確對健康是很有幫助的,它屬於鹼性的食物,能夠幫助平衡體內的酸鹼值以及新陳代謝,但由於醋本身的酸味很重,所以市面上販售的飲料醋通常添加很多的糖,讓它喝起來比較美味順口,所以提醒你喜歡喝的話也要加以控制,喝之前不妨先看一下熱量標示。

玉 米很多人認為玉米是蔬菜,可以多吃,但鄭雅分表示,玉米主成分還是澱粉,應該歸於主食類,和地瓜一樣必須與平日吃的米飯做代換。
以玉米來說,一根其實就有210大卡,而玉米罐頭,一罐300公克也有200大卡,所以如果當蔬菜一樣愈吃愈多,只會讓你不瘦反胖。

堅果類 有些食物「吃起來」不油膩,油脂含量卻很驚人,堅果類食物最具代表性。鄭雅分表示,像是花生、腰果、核桃、開心果、瓜子等堅果類食物,以及水果中的酪梨,都是吃起來不油膩,會引人吃更多的陷阱食物。
以腰果來說,一份5粒,即有45大卡的熱量(等於一茶匙的食用油),而這類食物通常被歸類為健康的零食,邊看電視邊吃,或過年擺放在桌上隨意拿,一次吃下來就可能是一餐所需的熱量。最好的辦法除了吃的時候多加克制,買回來時做多份的分裝,規定自己偶爾只吃一份,也是不錯的方法。

何謂GI?所謂食物GI值 (Glycemic Index) ,就是指各種食物在含相同量的醣時,能升高血糖速度的相對能力。所以當我們吃低GI的食物時,血糖不會升得太快,體內胰島素就不會分泌的太多,自然也就不會有太多熱量轉換成脂肪。
咖啡,加糖加奶熱量高 黑咖啡本身熱量很低,但加一包糖(8g)會多出32大卡,加一顆奶球(10g)會多出30大卡,下次喝之前,不妨考慮一下要不要加。
常春月刊蔡宓苓

正確喝水 妙用多

許多上班族常常因工作關係而疏忽了飲水,營養師建議切勿以「會常跑廁所」為理由而減少喝水。因為,長期飲水不足,膀胱和腎臟都會受到損害,容易引起腰痠背痛。只要慢慢養成飲水習慣,膀胱接收慣了,上廁所的頻率自然也會漸漸減少。以每天喝8杯水為例,上廁所七至八次均屬正常,是體內新陳代謝所必須的。
資深營養師趙思姿說,人體70%由水組成,連骨骼裡也有20%是水,補充水份對身體而言,重點就在促進代謝和排毒。趙思姿建議,不要用飲料、湯來取代水,早上起床時、兩餐中的間隔都是喝水的好時機;運動前先喝水可加強流汗,達到代謝、排毒的功效,更有利於體重控制。
不少人常抱怨自己「喝水也會胖」,或擔心水腫而不敢多喝水。事實上,水不但零熱量,身體為了代謝水還須消耗熱量,有助排除減重時產生的老廢物質,若想減重更要多喝水。自認喝水也會胖的人,大部份是40歲以上,基礎代謝率降低,即使吃得少但消耗的熱量更少,所以會繼續胖,造成惡性循環。這時反而要多吃一點,增加代謝率並運動,才能瘦下來。
也有人說自己是「水腫型肥胖」,循環不好、擔心浮腫不敢多喝水,其實水腫不是胖,因為水腫而增加的體重不到半公斤。多喝水有助血液流動,使循環順暢,減少血管堵塞產生的血壓、膽固醇上升等問題,多喝水才會更瘦、更健康,一天最好能喝到2,000c.c.的水(腎功能不佳者除外)。
不過,渴了才喝水是錯誤的觀念,趙思姿說,人體的所有經絡運行跟時序息息相關,只有喝對時間,對身體的排毒和代謝功效才能達到最大。她尤其建議最好喝溫水,一天之內,早上7點到9點、下午2點到5點(膀胱經運行之時)是喝水排毒的最佳時機。
營養師也發現,嚴格執行喝水的時間表,減肥效果卓著!許多人調整喝水作息後,最少都可瘦1公斤,最重要的還能改善失眠、肩頸痠痛、口乾舌燥及便祕等文明病。喝多少水要如何計算?趙思姿強調,體重越重的人越需要大量的水來代謝排毒,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把體重乘以30,就是個人需要的c.c.量,像體重50公斤的人一天的水需求量就是1,500c.c.,即上午喝500c.c.、下午喝1,000c.c.就足夠。
喝水可促進健康,也是延年益壽的健康方法。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次將一整杯水(約200c.c.~250c.c.)喝完,這樣才可使身體真正吸收利用,隨便喝兩口對促進新陳代謝根本無濟於事。正確的飲水方法是在空腹時飲用,水會直接從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吃飽後才飲水,對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飲水好。
夏日炎炎之際,很多人都會選擇飲冰水,或特意在水中加冰塊飲用。其實冰水對胃功能不利,飲用溫開水較好,因為這有助身體吸收利用,更有助腸胃消化。同時應盡量避免常飲蒸餾水(一般蒸餾水的水性太酸,容易傷害身體,對腎功能不佳者更不利),可選擇優質的礦泉水或用濾水器過濾後煮沸的水,以保飲用水衛生。
資料來源:
http://gamemad.com/go/ShowPost.asp?ThreadID=16009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防止白髮提早產生?

醫星球客服部


  老 年人頭髮變白是一種生理現象。毛球中黑素細胞活性喪失,嚴重的情形影響可使頭髮迅速灰白。長期患結核、惡性腫瘤、胃腸病、糖尿病也可使白髮提前出現。營養不調,蛋白質缺乏可使毛髮色素減退,缺少必需的脂肪酸,也可使發色變淡。缺銅和維生素B、葉酸、對安息香酸等;可使發變灰白。食糖過多,可使毛髮枯黃。性腺功能減退提早引起白髮產生。

白髮的預防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注意飲食營養。主食可常食紫珠米、黑豆、青豆、紅菱、黑芝麻、核桃等;蔬菜類常食胡蘿蔔、菠菜、紫蘿蔔頭、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

動物類常食烏骨雞、牛羊豬肝、深色肉質魚類、海參等。水果類常食大棗、黑棗、柿子、桑椹、紫葡萄等。總之,凡具有深色(綠、紅、黃、紫)的食物都含有自然界的植物體與陽光作用而形成的色素,可以補充人體的色素,對頭髮色澤的保健有益。

另外多多攝取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類油脂,少吃白糖,可以用蜂蜜或紅糖少量代替。嚴重白髮,要及時治療,盡量使心情保持愉悅,勿過度緊張、勞累。
 



護髮五大原則

醫星球客服部


  頭 髮養護的目的在於維護頭髮的健康,同時可以克服頭皮屑或掉落的現象等。護髮五大原則如下:

一、洗髮

頭髮的清潔是髮質健康的基礎,而正確的洗滌方法是養護頭髮的重要因素。適時洗髮,根據毛髮的質量,乾性髮質因皮脂分泌量少,洗髮次數約一般3~4天洗一次。油性髮質皮脂分泌多,洗髮次數約一般1~2天洗一次。中性髮質皮脂分泌量適中,一般2~3天洗一次。根據季節變化適時洗髮,冬、春季皮脂分泌量少,又多處於室內,洗髮周期略延長。夏季汗腺、皮脂腺分泌旺盛,洗髮周期要短。秋季風大氣候乾燥,頭髮易癢,洗髮周期略短。根據毛髮性質選擇洗髮用品,乾性髮質選擇溫和營養性的洗髮護髮用品, 油性髮質選擇加強去污效果的洗髮用品。正確的洗滌方法對頭髮的養護很重要,不過也因個人習慣或環境而定,在此供參考。

二、護理髮絲

乾性髮質需每週一次,補充毛髮的油分和水份。每日按摩頭部10~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供給表皮營養,促進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洗髮後用少許橄欖油。中性發10~15天上油一次,每周作3~4次頭部按摩,每次10~15分鐘,洗髮後用少量護髮乳。

三、修剪髮絲

當毛髮生長到一定的長度,髮梢就會產生分叉,定期修剪可維持髮絲健美亮澤可刺激毛髮細胞的新陳代謝,刺激毛髮的生長。

四、慎重燙髮 

經常燙髮容易使毛髮的角質細胞受損,使致髮尾乾枯,缺乏彈性,導致分叉和斷裂。燙髮以半年一次,並應選擇直徑略大的卷心,燙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五、飲食護髮

髮絲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的新陳代謝需要各種營養成分,所以,一些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是毛髮健康的營養來源。 

醣是肝糖、纖維素、澱粉等碳水化合物的總稱

http://www.doctors.com.tw/left/nutrition_a.asp?body_id=L22
醣 類即是碳水化合物。但為何稱為「醣」而非「糖」,因醣是肝糖、纖維素、澱粉等碳水化合物的總稱;而糖是泛指有甜味的糖。醣類是人體中最有效率的能量來源,藉著代謝作用,被轉化成能量,以提供身體活動所需。

糖類究竟包含些什麼﹖難道糖尿病人都不能吃﹖
醫星顧問 台中晨曦生活診所院長
新陳代謝科 扈春安醫師


  糖 (即所謂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用來調味使用,市面上的糖類家族包括果糖、白糖、紅糖、冰糖、砂糖等等種類繁多,其中白糖、紅糖、冰糖是經由甘蔗汁提煉,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但因為每一種糖的製作過程不同,彼此之間才會有所差異。例如冰糖,乃是在極飽和的砂糖溶液中放人冰晶,使其在恆溫之下慢慢結成晶塊,雖然外觀改變,其實成分無異於砂糖。不過,也因此冰糖的蔗糖純度最高,將近100%,其次是白砂糖;至於紅糖(俗稱黑糖),由於沒有經過精製故帶有雜質,因此純度不到80%。

另外還有一些不是經由甘蔗提煉的糖,像是蜂蜜,其中80%以上還是糖,因此蜂蜜的營養價值主要還是在於提供熱量,也就是砂糖的替代品。此外,由糖楓樹的樹汁加工而成的楓糖漿,因風味特殊,近來也深受美食家歡迎,不過它的成分主要還是蔗糖,營養價值也和砂糖差不多。

至於市面上的果糖糖漿,則是將澱粉轉化為單糖,它的甜度比蔗糖高,因此用量就可以減少,而且因為是液態,所以添加在飲料中極為方便。至於有人說糖尿病人可食用果糖,由前所述就知道是錯誤的,因它也是單糖也會使血糖昇高,熱量也和一般糖類一樣,所以同樣不適合用來減肥。

無論是上述的哪一種糖,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後,都會分解為葡萄糖,而使血糖上升,因此皆不利糖尿病患食用。不過,現在有許多人工合成的"代糖",可以彌補此一缺憾,因它們都是從非碳水化合物,如蛋白質中提煉出來,所以有甜味但不會昇高血糖,這些代糖可提供糖尿病患或減肥者享受甜食的機會,但口味可能還是會有些許異於糖類的不同。





糖類如何在體內進行新陳代謝?
醫星顧問 台中晨曦生活診所院長
新陳代謝科 扈春安醫師


  糖 分若量要在體內維持正常,必需消耗與來源達成平衡才可。糖分的來源有吃入的以及體內自己製造的,其中自己製造的主要是由肝臟製造,而消耗的部分則是由各種細胞的活動情況來決定,愈活躍則消耗愈多。

此種製造與消耗間平衡的維持,是靠一種非常重要的荷爾蒙即胰島素來達成,無論此種荷爾蒙是功能不夠或分泌不足,均會造成血糖代謝異常,而造成糖尿病。





癌症病人可以多食含糖食物嗎?
醫星顧問 光田綜合醫院主任
內科 柯萬盛醫師


  癌 症病人血液中,含有較多量的乳酸。因為癌細胞之生存是靠醣發酵作用來得到能量,而正常細胞生存是靠呼吸氧氣來得到能量的,癌症病人血液中乳酸增加,代表醣發酵後的產物。

所以糖(尤其是精白糖)對癌細胞是具有催化生長之營養物質,而且多醣食物只含少量維生素及礦物質,會造成營養不均、減少抗癌能力及降低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如此很難消滅自己的癌細胞,所以癌症病人即有癌化傾向的人不要多食糖食物。


晚餐後可否多食含糖食物?
醫星顧問 光田綜合醫院主任
內科 柯萬盛醫師


  人 們在晚餐後,不宜多食含糖食物,因為糖在人不活動及活動少的情況下會使血液中脂肪濃度增高,易造成動脈硬化。因為糖能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使血中胰島素濃度升高,血脂肪會升高,易造成動脈硬化,因此在夜間最好不吃含糖食物。





飯前及飯後可以吃冷飲食嗎﹖
醫星顧問 光田綜合醫院主任
內科 柯萬盛醫師


  飯 前及飯後吃冷飲食,會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造成消化腺分泌液減少。冷飲食也會刺激胃腸道蠕動加快,如此也會降低消化功能及減弱營養素的吸收。

另外冷飲食中含有大量之蔗糖、牛奶、奶油、澱粉等含糖食物,容易使血糖增高,食慾下降,因此冷飲之飲食不宜在飯前及飯後食用,應在兩餐之間飲用較為適宜。





纖維質的好處?
醫星顧問
營養科 邱雅鈴營養師


  纖 維可分為水溶性和不水溶性兩種,各具功效。

◎不水溶性纖維的好處:
可以刺激腸道蠕動而且會使糞便體積變大且量多,如此一來排便就順利多了。此外,糞便停留在腸道時間短,可以避免腸道細胞長時間致癌物質接觸,進而降低腸癌的發生率。所以,有便秘的人應該多多攝取含不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水溶性的纖維有以下的好處:
1.降低食物膽固醇的吸收。
2.降低血膽固醇。
3.增加膽酸的排出。
4.延緩胃排空的時間,也就是有飽足感,不容易感到飢餓,可以幫助體重控制。
5.延緩血糖上升,可以幫助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

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全穀類(胚芽米糙米)、全麥製品、豆類、蔬菜類、水果類及蕃薯等。

蛋白質是提供人體製造氨基酸的主要原料

==================

胺基酸與減肥
醫星顧問 曾漢棋綜合醫院院長
肥胖專科 曾漢棋醫師


  胺 基酸除了形成身體主要器官之結構蛋白外(如肌肉、內臟、骨骼…等),它還是啟動及關閉我們體內許多化學反應及代謝功能的開關,包括荷爾蒙或酵素分泌,免疫系統功能等,某些胺基酸還當做腦部經神訊息傳遞之媒介物,包括腦部控制身體各部位的活動及腺體分泌,甚至連情緒反應也與胺基酸的作用有關。

在人體需要的22種胺基酸中,有8種胺基酸是體內無法自己合成,必須靠體外補充,稱為『必須胺基酸』,因此補充胺基酸食品時,最好是選擇含有這八種『必須胺基酸』成分者比較有利。

茲介紹幾種重要的胺基酸及其功能︰
⊙色胺酸(必須胺基酸Tryptophan)
色胺酸是天然的精神鬆弛劑,能改善睡眠,減輕焦慮及憂慮,改善頭痛,加強免疫功能,減少心臟血管疾病機會。色胺酸是形成血清素 ( serotonin )的必要原料,而血清素可以抑制食慾。因此色胺酸是體重控制很重要的胺基酸。

⊙離胺酸(必須胺基酸lysine)
離胺酸可幫助鈣質吸收,促進膠原蛋白形成,幫助抗體荷爾蒙及酵素之製造,可以輔助治療單純性泡疹。

⊙甲硫胺酸(必須胺基酸Methionine)
甲硫胺酸能防止頭髮、皮膚及指甲之病變,可以降低膽固醇濃度、降低肝脂肪、防止中毒、協助腎臟排泄「阿摩尼亞」(Ammonia)。

⊙苯丙胺酸(必須胺基酸Phenylalaine)
苯丙胺酸是腦部及神經細胞製造神輕傳導物「新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原料,新腎上腺素可以使我們精神上保持警覺,改善記憶及對抗憂鬱。

⊙酥胺酸(必須胺基酸Threonine)
酥胺酸是人體膠原蛋白,及牙齒紶瑯質之重要成份,它還可以防止肝臟脂肪堆積,及促進胃腸道功能更平順。

⊙纈胺酸(必須胺基酸valine)
促進腦力,改善肌肉協調功能及安定情緒。

⊙白胺酸及異白胺酸(必須胺基酸Leucine&Isoleucine)
是身體許多重要生化成份的原料,包括與能量代謝有關的物質,以及腦中與警覺性有關的神經傳導物。

⊙精胺酸(Arginine)
精胺酸可以增強人體對抗細菌、病毒及腫瘤之免疫力、促進生長激素之分泌,促進傷口癒合及肝細胞再生。

⊙酪胺酸(Tyrosine)
它是腦中神經傳導物之一,可協助克服憂鬱、改善記憶。促進甲狀腺,腎上腺及腦下垂體之功能。

⊙麩胺酸(Glutamic acid)
麩胺酸又稱"腦細胞的食物",可以提高腦部功能,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疲勞,減輕酒癮,降低對醣類之嗜好;麩胺酸可以增加生長激素合成。

以上胺基酸中,與減肥關係較密切的有色胺酸、精胺酸及麩胺酸。色胺酸適合成人體血清素(serotonin)之原料,而血清素是控制人體食慾很重要的一個化學物質,色胺酸如果不足,食慾會增強。而麩胺酸及精胺酸是促進生長激素合成的重要胺基酸,生長激素可以使人體脂肪不容易囤積。




醣類│脂質│維生素│礦物質

月見草 Evening Primrose

月見草 γ-次亞麻油酸能維持體內機能的正常

月見草簡介
月見草又稱晚櫻草,屬於柳葉菜科的草本植物,為二年生草本。學名Oenothera biennis,英文名是Evening Primrose。月見草主要是生長在河畔的沙地上,但是在高山及沙漠也發現到它的蹤影。月見草的花在傍晚慢慢的盛開,至天亮即凋謝,是一種只開給月亮看的植物。印地安人是最早使用月見草作治療用途的人類。他們使用月見草治療外傷、皮膚炎等疾病。


**月見草的獨特成分**
19世紀,月見草被帶到歐洲,因它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所以月見草很快就獲得了【King's cure all】的美譽。在20世紀初期,科學家發現在月見草的種子中含有一種特殊的脂肪酸-亞麻油酸及γ-次亞麻油酸(Gamma linolenic acid,GLA);尤其γ-次亞麻油酸在天然植物中的含量極少,但其在月見草種子的脂肪酸中居然就佔了7.5%,在歐美常被當成藥用植物使用。



γ-次亞麻油酸屬於ω-6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可由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經酵素催化轉換而來。γ- 次亞麻油酸(GLA)在體內主要功能是合成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種由細胞本身所產生的類荷爾蒙物質。它具有調控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及皮膚系統等的功能。

月見草油的成分中,另一個列為醫學界焦點研究的成分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1930年一位瑞士的科學家在精液中發現這種物質,並命名為「前列腺素」,後來才發現前列腺素在人體中普遍存在,並有多種不同的組合,而發揮不同的人體內的協同作用。

醫藥界喜歡用類固醇來作為消炎與組織抗敏的配方,類固醇也的確能快速達到這個效果,只是類固醇不但副作用大,且對人體來說,類固醇同時抑制「發炎性的前列腺素」與「消炎性的前列腺素」;月見草的特性就是:它可以合成並增加「消炎性的前列腺素」但會抑制「發炎性的前列腺素」,這種獨特的生物活性,使得月見草成為更「智慧」的配方對策,也大幅降低了副作用的可能。這解釋了為什麼月見草可能會是過敏體質患者的一大福。


PGE1對人體的功效如下:
 ★擴張血管,降低動脈壓,降低血壓。
 ★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凝聚,維護血循環暢通。
 ★調節體內的雌性素、黃體酮及泌乳激素,改善經前症候群。
 ★抑制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性皮膚炎、乾燥症。
 ★改善膽固醇代謝,有助健康維持。
 ★管理皮脂腺的代謝,改善皮膚失調現象。
 ★抑制氣喘和過敏。


**對身體的益處**

◎舒緩異位性皮膚炎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因形成自γ-次亞麻油酸的前列腺素沒有正常運作,才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此外,臨床實驗中明確至出,γ-次亞麻油酸對異位性皮膚炎有明顯功效,且γ-次亞麻油酸是構成皮膚表皮細胞的必須成分,一但不足則會引起水分調節異常,使皮膚乾燥粗糙,這也是使異位性皮膚炎整狀惡化的原因之一。形成自γ-次亞麻油酸的前列腺素能改善肌膚乾燥、發炎、搔癢及發作的頻率。



◎紓解經前症候群(PMS)
月經是從卵巢內培育「卵胞」開始,腦下垂體分泌卵胞荷爾蒙,接著成熟的卵子會從卵胞內分裂,形成「排卵」。排卵後卵胞會變成「黃體」,分泌黃體荷爾蒙,並調整子宮內膜,做好授精卵著床及懷孕的準備。而若沒有授精,子宮內膜會失去作用、剝落,並隨血液排出而成月經。當子宮要將血液擠出子宮時,因收縮造成的疼痛極為經痛人體對女性荷爾蒙分泌的控制很敏感,易受壓力、環境變化、虛寒症、激烈減肥等影響。

月見草油除了可以對抗發炎外,還有一大作用就是可以有效緩解經前症候群。大部分的女性幾乎有半輩子必須每個月與她的「好朋友」共度五至十天的時間,然而,月經將至約前兩三天開始,會因荷爾蒙的變化,加上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剝落出血而引發體內發炎因子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濃度的提升,而月見草油中所含的GLA正可以抑制引起發炎作用的前列腺素濃度的上升,減低情緒穩、頭痛、乳房漲痛、經痛等各種經前症候群(PMS)的不適反應。



◎舒緩更年期症狀
隨著年齡增加,卵巢功能會衰退、雌激素的分泌也會減少,因而使荷爾蒙分泌中樞─腦下垂體為刺激卵胞分泌而增加卵胞刺激荷爾蒙分泌量。當腦下垂體分泌刺激素,卵巢卻無法回應時,會形成不平衡狀態,使自律神經只能空轉,而出現因雌激素不足引發的不適,及更年期障礙。

補充荷爾蒙是最有效的改善方法,歐美國家已有很長的使用歷史,也有實際療效,幾乎所有人都適用;也有很多人用中藥治療。而能讓女性荷爾蒙代謝順暢的γ-次亞麻油酸也很有效。女性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骨質疏鬆症,而月見草油對於降低鈣質的流失也有助益,並具有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效果。



◎預防慢性病
月見草油和深海魚油一樣,都是屬於極多元不飽和的必需脂肪酸,在體內代謝的過程中會取代易讓體內產生的發炎性內生性的因子,如前列腺素、白血球三烯及引發凝血反應的凝血,因此,月見草油具有降低凝血反應、預防血栓形成的功能,並能進而降低動脈血管硬化的發生率。

此外,科學家發現,月見草油具有保護神經細胞、減低病變發生率的作用,而神經萎縮病變是糖尿病患常發生的副作用,所以月見草油對於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也是很有用的。由此可見,以月見草油來作為慢性病的保養,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由一些研究發現,癌症細胞有產生過多PGE2的特徵,因此補充GLA產生PGE1來阻止癌症細胞的生長GLA和糖尿病。補充GLA可協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一些併發症,尤其是神經病變、心血管病變等。



攝取方法
以含有濃度8%的γ-次亞麻油酸的月見草油保健食品為基準,一般機能性保養,一天約可攝取1克;要紓解經前症候群(PMS)症狀,則一天約可攝取3克;若要舒緩異位皮膚炎症狀,成人一天約可使用6~8克,但若異位性皮膚炎,則攝取過量的γ-次亞麻油酸反而會有反效果,必須注意。也有報告指出,與EPA(二十碳五烯酸)共同攝取效果較能持續。



而因γ-次亞麻油酸的成分易氧化,所以最好與有氧化力的維生素E等併服較佳。且使用時偶爾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輕微的下痢等症狀,因此須注意不可過量攝取。


http://www.citycare.com.tw/knowledge/News.asp?did=267

新生兒營養好 長大智商較高

【中央社╱台北二十日電】 2008.02.21 03:26 am


媒體報導,研究顯示,嬰兒剛誕生幾週內攝取的營養,可能會對大腦發育產生深遠的影響。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早產兒剛誕生數週如果持續食用營養成分強化的配方奶粉,智商測驗表現會比其他早產兒好。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學者的研究顯示,攝取充足營養的好處將持續至十多歲青少年時期;這項研究刊登在「小兒科研究」期刊。

研究也發現嬰兒食用這種強化營養成分的奶粉,腦部特定區域發展較佳。

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與倫敦大學學院兒童健康學院的研究團隊指出,營養與行為有關,但他們的研究發現首度呈現出早期餵食如何改變大腦結構。

研究主持人艾薩克斯博士說:「早產兒有很特殊的發育問題,而這是不是正好與早產兒有關,目前並不清楚。」

研究人員讓嬰兒食用兩種奶粉,一種是標準配方,另一種則添加額外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鋅、銅與其他微量營養素。

其他嬰兒則食用非出自親生母親的「庫存」母乳,另外研究人員也讓部分嬰兒食用混合庫存母乳與配方奶粉的乳品。

不論怎麼進行比較,食用營養強化配方奶粉的孩子表現較佳。

年齡七、八歲的男孩差異最明顯,食用一般配方奶粉的男孩,平均語言智商比食用營養強化配方奶粉的孩子低了十二點二分。

研究人員在這些嬰兒長到十六歲時進行最近期的分析,發現男孩到了十六歲時智商差距縮小為七分,反倒是小時後飲用標準配方奶粉的女孩到了十六歲時,與食用營養強化奶粉的同年齡女孩智商落差更大,低了九分。

但研究人員除了進行智商測驗,也掃描這些孩子的大腦,希望解釋這種差異。

他們發現,兩群孩子大腦尾核區體積差異很大;大腦中的尾核區與記憶學習有關。

他們猜測,這可能造成了我們所觀察到的差異,特別鑒於兩群孩子在大腦中的其他關鍵部位並無顯著變化。

【2008/02/21 中央社】

骨髓培養軟骨細胞

http://news.yam.com/view/mkvideopage.php/20080223427691

台視 2008-02-23 13:30
台灣每年超過1萬多人,因為關節退化需要置換人工關節。但國內完成全球首例,抽取患者骨髓,培養軟骨細胞,再植回體內自我修復破損軟骨,上個月已經完成人體試驗。

父母都是O型,有機率生下B型小孩

http://www.chehjh.kh.edu.tw/~atom/modules/wordpress/?p=11
摘要:

父母都是O型,有機率生下B型小孩
閩南人、客家人血緣相近,是古代「越族」的後裔
台灣原住民是血統純正的民族
台灣原住民與紐西蘭毛利人有血緣關係
「河洛話」是政治上的說法,正確說法是福佬話

.......下來要講亞孟買血型,華人第一例是在馬偕醫院的病人發現,然後第二年嬰兒室發生父母親懷疑換錯小孩的事,因為父母親和嬰兒的血型不合,後來發現爸爸是亞孟買血型。這是一個亞孟買血型的爸爸,他其實是Β型,但他的表現就像Ο型一樣,他太太是真的Ο型,結果她生了一個Β型的男嬰。這個爸爸就很生氣,說他跟太太都是Ο型,為什麼會生Β型的?就每天罵那個媽媽,那個媽媽就說,她又沒有怎麼樣,怎麼會生Β型的?

她就問我們醫院的院長,會不會換錯小孩?我們醫院把手印腳印拿出來,沒錯,是妳的小孩,那個太太說︰怎麼會這樣呢?院長就問我說︰有沒有可能?我就說︰有可能喔。因為我們前一年發現亞孟買血型,搞不好這對父母親當中有一個是Β的亞孟買血型,因B基因沒辦法表現,所以很像Ο型,但Β的基因可以傳給小孩。我們就要他們全家來檢查,他們一家三口來,結果那個爸爸果然是亞孟買血型Β型,本來就可能有Β型的小孩。這個爸爸聽了馬上去抱兒子,本來他都不理兒子。我們就說︰你的女兒是什麼血型啊?要不要帶來檢查?一檢查她是Β型,我們血庫的人都很生氣,說︰為什麼這個爸爸只管他的兒子是Β型,而沒有管他的女兒是Β型?他大概想他的財產要由兒子繼承,所以他就很生氣說如果是別人的小孩……在台灣就是常常會有這樣的情形。我跟醫學院的學生說︰如果人家問你︰Ο型和Ο型會不會生Β型的小孩?你絕對不能說不會,除非全家經過好好的檢查。

另外還有一個案例,這個媽媽比較運氣,這個爸爸一直以為他都是Ο型,來馬偕醫院開刀才發現他是亞孟買血型,我們就說你要不要帶小孩來檢查?他的兒子是ΑΒ型,我們問他,你有沒有懷疑這個兒子不是你的小孩?結果這個爸爸說,這個小孩出生時,愈看愈像他,他們在外面做了三次檢查,他是Ο型,他太太是Α 型,他的兒子是ΑΒ型,但愈看愈像,他說︰喔,我可能是Β型,但我沒辦法表現,因為我爸爸是Β型。我說︰喔,我做了那麼多研究,做了一年的研究才找出這麼一個血型叫亞孟買血型,你就那麼簡單的把它給想通解決了。這個血型在台灣每八千人就會有一個,所以不會少。我們 2300 萬人,台灣大概會有 3000 人是這個血型的人。後面的這個爸爸有一天就跟我說︰我被妳檢查出來我是亞孟買血型後就開始擔心。他說他現在不敢騎摩托車,因為怕有一天出外發生意外要輸血的話,沒有血可輸……這個讓我想到︰是不是真的不能夠輸一般人的血嗎?我就做人體試驗,證明台灣的亞孟買血型和印度的孟買血型不一樣。印度的孟買血型不可以輸一般人的血,除了輸孟買血型的血;還有白種人的亞孟買血型也一定要輸他們那種血型,但是台灣的亞孟買血型可以輸一般人的血,這樣就解決了亞孟買血型的輸血問題了。亞孟買血型在泰國每五千人就有一個,所以我常常覺得泰國和我們台灣實在是兄弟之邦,很接近。

下來我要講另一個血型——路易士(Lewis)血型。25%的台灣人都是屬於一種路易士血型是白種人沒有的血型,所以我們剛開始到國際上去發表時,國際上的人都說︰妳一定做錯了。我們說沒有做錯,大家就馬上想到︰一定可以找到相關的基因,所以有三個集團就開始競賽找基因,除我們外一個是瑞典發布諾貝爾獎的研究機構,一個是日本的國立研究機構,結果是我們(馬偕醫院)第一個找到,我們那時非常出了鋒頭。另有一個變異的基因,在所有台灣的原住民出現,也在毛利人出現,所以顯示族群的關連,台灣原住民和毛利人有關係。

下來我要講一個很好玩的血型名字——米田堡(Miltenberger)血型,為什麼我把它翻成「米田堡」?因為我們講「漢堡」(Hamberger),我想我們就叫它米田堡好了,這樣大家都會記得。這個血型其實是1980年代在我們醫院病人的身上首先找到,後來發現這個血型在台灣不是稀有血型。為什麼我們因為這個血型變得很有名?因為這在白種人是稀有血型,沒有想到在台灣有 7.3%的人是屬於這個血型。這個血型以前有被人發現,像泰國也發現,那差不多在1960 年代,但他們就沒有再繼續研究下去,他們沒有發現這個血型為什麼重要,其實它是 ABO 血型之外,在台灣最重要的血型,因為它和引起輸血反應有關係,還會讓嬰兒發生像剛剛看到的那個水腫的小孩的情況,所以我們台灣事實上要非常注意這個血型才對,而不是 Rh 血型。所以我們就開始發表這個血型的重要,然後在 1990 年代,我們經過衛生署的血液諮詢委員會,請衛生署來規定國內的輸血都要做米田堡血型相關的檢驗,以確保輸血的安全,所以我們在 90 年代就開始做。後來我們把我們的發現登在國際刊物上,結果香港的人就很不服氣,他說︰這個血型哪裡重要?他們不覺得重要,我們就在輸血雜誌上打筆仗,我說︰真的是重要,會引起很厲害的輸血反應,可能會死掉;香港說沒有,但是我最近去澳洲演講,澳洲人就跟我說︰其實現在沿太平洋的亞洲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都發現這個血型的重要,包括香港在內,都紛紛學台灣的處理方法。

這個血型現在是亞洲最熱門的血型,大家都在講這個血型,叫米田堡。這個血型是可以做族群關係研究的血型,為什麼呢?我們後來就做了不同族群的血型研究,就發現︰長江以北的外省人 0.0%,沒有,長江以南的外省人是 4.3%,日本人也沒有米田堡第三型,跟台灣的不一樣,所以長江以北的外省人是跟日本人比較接近。阿美族最高,88.4%,還有卑南族 21%,蘭嶼的雅美族 34%,我們發表以後,許多學者都很驚訝,這個是世界上最高的頻率。我們也把米田堡在亞洲的重要讓國際知道,現在亞洲國家都做一些相關的配套措施。

我剛剛講泰國的米田堡血型差不多也是 7%,所以我一直都覺得台灣跟東南亞實在是兄弟之邦。這是從紅血球的研究。在我們研究當中我們也發現 "i" 血型,這是稀有血型,跟先天性白內障有關係。因著我們的發現,後來我們成功的找到基因,讓這個血型在國際上變成第27個血型,我是覺得很高興,我們做血型做了半天,終於因為我們台灣的發現,讓血型系統增加一個,在國際上第 27 型。屬於這個血型的人同時都有先天性白內障,我們好像也找到先天性白內障的基因。

過去不少人認為紅血球血型的研究,當然可以做親子鑑定。在 1986 年時,沒有人願意做,也沒有人敢做,大家都很害怕做親子鑑定的時代,因為我做了很多血型的研究,我被一個媽媽懇求做親子鑑定,就說︰好啦,我幫妳想辦法,我來做做看。所以我從 1988 年開始涉足到親子鑑定,現在親子鑑定的實驗室林立,但在 1988 年大概只有我們在做。長期做親子鑑定的結果,我們就累積了大量遺傳基因的資料。

後來我也做了組織抗原的研究,淋巴球上面的一些構造叫做組織抗原,這是很偶然的,1993 年在台北召開組織抗原國際研討會,那時日本紅十字會的Juji教授看到台灣的需要——就是我們台灣必須要研發屬於台灣人自己的組織抗原的測定盤(測組織抗原型別的血清盤),因為我們在一個地區做研究,就要有從這個地區的血清做測試,才能夠精確的測試到這個地區的人的型別,這和免疫的研究也非常有關係,如果測定盤用白種人的,有些型測不出來,結果就不正確,所以必須用自己地區的血清做的測定盤。在過去政府事實上花了很多錢委託幾個研究機構做,結果都沒有做出來,Juji 教授就說動我們來做,本來我說我不要做,我做了血型已經夠麻煩,還要跨到組織抗原,我說我大概沒這個能力。他就說日本紅十字會要做我的後盾,第二年他就派一個人義務性的來台指揮、輔導,機票食宿都他們自付,來幫忙台灣、幫忙馬偕醫院。我們就關始做篩檢,篩檢一萬個胎盤血清。你想想看一萬個胎盤血清,每一個胎盤血清分別要跟 30-50 個甚至上千個不同人的淋巴球反應,然後再看反應的情形,放到電腦來分析所有這些血清的反應,然後挑選血清,決定測定某一個型別用那個血清……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作。到 2001 我們終於完成。其實這中間我們陸續做了一些初步的測定盤,去年終於真正做出來。這個測定盤如果跟外面買,現在最有名的就是美國的 Terasaki 測定盤,一個測定盤要兩千多塊,前些時候我們把一千個測定盤送給捐血中心,買的話要兩百多萬,誰要做研究我們就送給他,這會關係到一個地區免疫的研究,必須要有自己做出來的血清來做。這事實上是很基本、很重要的工作,政府也知道,但一直沒有做出來。為了要做這個測定盤,我必須要去抽所有台灣住民的血液,分離淋巴球來跟我們這一萬個胎盤血清去反應,鄒族的人在給我們抽血,所以我就抽了所有原住民的血。

為了研發組織抗原測定盤,六年中我上山下海,跑到蘭嶼、什麼地方都有,到原住民部落,請他們捐贈給我研究用的血,然後來做組織抗原的分析,從這分析也看出台灣原住民是經過長期的隔離,變成一個最純種的族群,就是說我為了要做這個測定盤,我也就要做這些族群組織抗原的研究,就意外的發現他們是非常純種的族群,有可能是在一萬兩千年前,在台灣還陸連到亞洲大陸時,從南方或中國大陸那邊,在還沒有所謂的漢民族之前,就有些人搬過來,就是現在原住民的祖先。還有蘭嶼的達悟族和菲律賓島上的尹巴丹族,他們有比台灣島上其他族群更近的關係,我們在兩、三年前跑到巴丹島,是蘭嶼的達悟族拜託我們去抽血,我們就做了尹巴丹族和台灣原住民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尹巴丹族和達悟族有較近的血緣關係。

有關基因的距離即血緣關係的遠近,線拉愈長血緣距離愈遠……大概史前人類遷移的途徑,很可能是從亞洲走過來,台灣的原住民一些基因在南方也可以找到,在北方也可以找到……一萬兩千年前,台灣海峽是低窪的陸地,那時是冰河時期,海面下降,後來冰河融解以後海水又上漲,台灣就變成一個孤島,之前台灣是連到歐亞大陸。也許這些族群就是這樣走過來,最近我們做了一些粒腺體 DNA 的研究,也是這樣子,就是說台灣的原住民在一萬兩千年之前就來了,之後還有陸續的移民潮到台灣,直到今天。

這是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從組織抗原看閩南人、客家人,所謂「台灣人」的來源。我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其實我從來沒有想到要做這個研究,我就是把剛剛講的原住民的來源的論文,登在國際一份相當有名的雜誌上,有許多讀到文章的在國外的台灣舊留學生,就以電子郵件熱烈討論︰台灣人的基因裡面有多少來自原住民?他們都不關心原住民從哪裡來,他們只是關心台灣人有多少基因是從原住民來?討論很熱烈。


在我看,從血型知道,所謂台灣人就是閩南人、客家人,事實上台灣人跟北方的族群不一樣,本來就是這樣,長期的血型研究發現台灣人的血型接近東南亞,而和北方的族群距離比較遠,而且我們長期做親子鑑定的工作累積很多資料,所以我就決定整理一下我們的資料,不然大家爭論不休。組織抗原就是我剛講的,是淋巴球上面的一些構造,由第六個染色體上面的一個片斷來控制,是染色體上最具變異的 DNA 的片斷,所以可以用在族群關係的研究。我們測定很多基因的頻率、再與別的族群的基因頻率比較決定基因的距離,然後用基因距離畫一個血緣關係圖;這個研究是由許多人一起做出來的,跟日本紅十字會還有東京大學人類遺傳學研究所一起做。可以看到閩南、客家人是在一起,血緣很接近,再加入泰國和新加坡的華僑成相近的血緣關係,然後再和南方漢人及東南亞的族群匯合,可以看到北方的漢人以及北方的族群與南方的族群包含台灣人在內有相當的距離。台灣的原住民距離很遠。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基因在一起、一起遺傳,像這個父親把組織抗原不同基因座上面的基因一起遺傳給小孩,這些在一起的遺傳的幾個基因合起來叫組織抗原的半套體……這個是很有趣的,A33-B58-CW10-DR3 只有在台灣的閩南人、客家人會有相當高的頻率,然後新加坡、泰國的華人也都一樣的出現,但在別的族群少見,當然白種人沒有,我想這大概是屬於古代越族…… 被完整保留下來古代越族的基因。研究的結果,閩南人和客家人是屬於南亞洲人種,這結果就剛好配合民族史的記載,認為台灣人是大陸東南沿海原住民「越族」的後代。這並不是我創造出來的,是要配合民族史的記載才有辦法這樣講。

台灣人最常見的 A33-B58-CW10-DR3 是被完整保留下來的古代越族的基因。我們常常用在一起遺傳的基因半套體出現的情形在看族群的關係。語言學家也說我們的這個結果是配合語言的結果,我們常常講「福佬話」,據說是以前在閩越地區客家人稱呼閩人是「福佬人」,而來的。「河洛話」是 1955 年……我想這和政府的政策有關係,當時要說台灣的族群是從北方來,所以把它講成「河洛話」,1955 年「河洛話」這個名字才出現,事實上是「福佬話」。我們研究的結果,和慈濟骨髓登錄發表的統計分析一樣,還有中國學者組織抗原的研究結果,和中科院發表的完全一致……中科院最近在報紙上罵我,說我的研究什麼可恥啦、荒謬啦……,其實中科院的研究做得比我還要漂亮。

再來我要談到慈濟的骨髓登錄,他們用幾萬個人,我是用幾百個人,你可以看到慈濟的結果也是客家人、閩南人在族群血緣關係上先接近在一起,下來你可以看到南方漢人再連上去,這個是北方漢人,是在另外的一群,你可以看到台灣人和北方漢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就分開了……大陸的結果也一樣。還有中科院在 1991 年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 Cavalli-Sforza 一起研究的結果:只用姓氏就可以把整個族群的距離、關聯顯示出來,而姓氏是代表Y染色體的遺傳……我覺得比我的結果還要漂亮。他是從 28 省,抽出五十四萬人的姓氏做出來的,另外他用 ABO 血型等,非常簡單的五個血型,也把福建、台灣,剛剛講的「越族」的地方,完全分開來了;不只和中國北方的族群,而且也和南方的族群分開……我想這位中科院的研究員現在是不是受到什麼壓力?所以才只好跳出來罵我。